第七百三十章 浩然正气扫群邪

陈逸静思回忆儒家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虽然不少,但他知道这些做起来却是很难的,尤其是想要做到真正仁,能仁天下之大仁,那是绝对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他知道自己做达到,那么只取字的纯真本意好了,对自己仁,自然也对他人仁了,要是不仁的话,也是相对的,宽恕也是以一定程度程度,不会意味宽恕。

任何字的存在,都有两面性,不是加一个‘不’字,就是如此简单,却是令人曲解啊。

儒家精要,其实就是从实践中去体验的,而不是空想就能成的,不然如何谈齐身治国平天下呢,这就是一个道理,需要自己实践之中出真知,才能有效果,否则就是茫然一片而已。

而儒家之中诗经诗词等,都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就是为了让自己心志有了一个明确地方向,或者也可以抒发自身对于一些事情的感受等等,这些都是儒家的修行手段,但不外乎需要浩然正气护体,一言一行都能威慑妖邪,这才是儒家的修行所在,不仅仅内心还有外邪。

妖魔鬼怪就是这一类了,也是很难根除的一类,于是读书人就开始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一旦培养起来,就能与妖魔抗衡,一个大儒能够喝退大妖以及修炼之人,因为他们往往依靠着人皇之气的存在,不然如何能够抵抗得了这些大妖和强大修炼者呢,人皇代表着什么?

这一点很多人都是都非常清楚的,人皇乃是整个人族的皇者,代表着人族的气运,自然不同凡响,即使国家林立,不出当年三皇五帝之时,但也是有人皇之气护体的,大国吞并小国,或者附庸小国就是这个道理,不然的话,佛教就不用这么费尽心思去传真经了。

就是因为大唐王朝实力鼎盛,疆土广大,绝对是上佳之选,要是不选它才是怪事呢。

陈逸想着不由得心中有数,随后拿出笔墨纸砚伺候着,随后心中微微酝酿了一下,随后写起自己最喜欢的一副诗词,那就是正气歌,对于文天祥这种豪迈也是极为钦佩的,可惜不曾一见,或许没有机会再见也可能,毕竟这不由自己控制,但没有关系,他的诗词有就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随着书法行笔之间,心中默然感悟到之前成为注意到地方,其实早已隐约藏于心灵之中的一股浩然之气勃然而出,一笔一字之间,都流露着浓厚的浩然正气,让人都不由得心中畅然,这才会最好的抒发吧,以前不重视,只是因为找个趣事而已,从未想过有这般隐诺啊。

此刻他心神专注,自然而然的引动出了内心隐藏的存在,很容易的跃于心头之上,一点点的让自己的心神更加专注,行书之间,自然浩然正气涌出,充斥着这个房间之中。

而随着他朗读的声音,逐渐的有低到高,更是冲破房屋的阻碍,伴随着浩然正气冲向云霄,往四周而去,浩浩荡荡,无可比拟,无从阻止,一切邪祟妖魔,都在这股浩然正气之下,一点点被消灭,根本挡不住庞大的浩然正气,这是天地之间对于读书人的一种特殊力量。

与此同时,天地行文之中,一个个字迹显化,齐齐冲向最强的邪祟妖魔之地,那就是平顶山一代,整片正气歌化作无数利剑,轰然冲向平顶山之处,那夺目之光,充斥天地,夜色之下更加显著,方圆百里都是一片了然,无数读书人或者修炼之人,都是惊疑不定了。

“这是浩然正气,好庞大的浩然正气,难道有大儒经过这里,不可能啊,那里是?”

“平顶山,那是邪祟妖魔混沌之地,没想到今日竟然有大儒亲自,亲手铲除这个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