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龙门解衣

小景徽道:“我和姐姐去了京城,把姑姑和张公子哥哥留在这边岂不是孤单?”

张原和商澹然对视一眼目蕴笑意,随即两个人都很严肃地点头道:“小徽说得是。”不料小景徽晶亮的眸子眨了几眨说道:“不过我还是要去京城,离你们远远的,那样你们就都会想我,对不对?”二月初八,山g,沐浴更衣,一身清爽赴考,武陵提着个长耳竹篮跟着长耳竹蕉里有笔、墨、纸、砚、一瓷瓶水和几块sumi饼,县试只考一天,作两篇八股,卯时入场后,考棚大门就封闭不许进出,要到午后未时末才会开一次门让考完的儒童出场,这叫放头牌,然后又要把门关上,薄幕时放二牌,天黑时就要强行收卷赶人出场,所以说即便张原早早作完了两篇八股,也要等到未时末才能出来,必须带点食物充饥一天亮就出门,先到西张状元第,要叫上大兄张岱,张岱是他的廪保,也必须到场的,张岱打着哈欠出来道:“介子,你可欠着我一份保钱哪。”

廪生给人作保,当然要收取一定钱物,一般要两到三钱银子,一个县的廪生也就是那么几十个,而参加县试的儒童有时多达几千,所以往往一个廪生要担保几十上百个儒童,这可就是一大笔收入了,虽说三年只有一次,可也够滋润了,当然,必须要给学署教谕送点银子,不然明年就让你考四等降级张岱当然不耐烦去赚那廪保的钱,他只担保了张原一个。

张原笑道:“那大兄说小弟该怎么付你这保钱?”

张岱道:“好好考,后年我们兄弟一起去杭州参加乡试,你请我喝hua酒。”

张原“呃”的一声,这个大兄可是风月场老手,《陶庵梦忆》里记载了不少流连青楼的故事,王月生、顾眉、董白、李十娘、杨能这些秦淮名妓都与大兄很有交情,美人缘极好~

张原点头道:“那好,就这么说定了。”

张岱哈哈大笑道:“商氏女郎可要骂我了。”

兄弟二人说说笑笑到了学署后面的考棚龙门外,山yin是江南富庶大县,专门建有考棚,而一些贫穷小县进行县试时一般就安排在县衙大堂或者学署内,山yin县考生太多,县衙大堂根本就坐不下,早在嘉靖十二年时就在学宫后建有可容两千人同时考试的大考棚考棚大门叫龙门,龙门外有一个八尺高台,山yin县令侯之翰高坐在台上,台下胥吏分立,本县三十名廪生也基本到齐,每一个廪生后面都跟着几十号儒童,胥吏捧着名册,一个廪生名下一批儒童,这样点名相认才不会杂乱,叫到一个儒童的名字,由那廪生认看,相认无误,应一声:“某某人保。”这样资格算是确认了,然后到胥吏处领取考卷,再到搜检处听候搜检,县试时搜检不那么严,但也要解衣验看、脱鞋脱袜,只穿一条短ku,真是有辱斯文啊,不过也没办法,不这样搜检,那就会作弊成风张原看着这黑压压两、三千考生,有的须发都已斑白,有的还是换牙的幼童,有的手里举着蜡烛、有的提着灯笼,这都是mo黑就赶来的,笑的、哭的都有,不禁暗自感慨道:“这科举之路吸引了多少人一辈子呕心沥血耗费在这上面啊。”这时也无暇多感慨,心想这么多人一个个搜检还不要一、两个时辰,这何时能进场!

侯之翰坐在高台上,东看西看,看到张岱、张原兄弟了,便低声吩咐了身边门礼房书吏几句,那书吏朝张原方向一看,赶紧下台走过来笑道:“两位张公子,县尊特意安排让张公子先行入场。”

张原大喜,便与大兄张岱跟着那书吏挤到龙门前,唱名验保,领了考卷,从武陵手里接过长耳考篮来到搜检处,负责搜检的是刘必强等六名衙役,都认得张原,刘必强笑道:“张公子的才学,还需要夹带吗,进去吧,进去吧。”

旁边几个正在解衣的儒童闻言一起扭头瞪着张原,有时享受特权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有人监督一张原笑道:“大家都脱,我也脱吧。”宽衣解带,还踊身蹦了几下。

众衙役都笑,说道:“赶紧进去,抢个好座位。”

张原看着考卷上写着“二堂东号丙辰座”这有座号的呀,还能抢座位?

刘必强道:“没那么严格,只要对上堂号就行,座位随便坐,找那光照明亮、不风吹日晒的座位就好。”

张原系好青衿长袍,提着考篮快步入场,先找到二堂考棚,再找到东号,只见号舍内一排排的长条桌,便找了一个靠边不易被打扰的座位坐了,先展开考卷一看,卷纸有十多页,每页十四行,每行十八字,用红线画着横直格,却没看到考试题目在哪里。

求月票!求月票!@。